在幼兒園工作中,每當老師跟家長提到孩子的問題時,家長往往會有很多借口使孩子的缺點合理化,而且談話氛圍也變得很不融洽……
家園共育的關鍵點就在于與家長的“溝通”,對于孩子的問題,我們試試這樣的溝通方式:
1、導入尊重感
在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,老師首先應該做到文明禮貌,互相尊重。
談話中,老師決不能以教訓式口吻與家長談話,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訓斥家長,這樣不僅讓家長難堪,有損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,而且家長一旦將這種羞憤之情轉嫁于孩子,極易形成孩子與老師的對立情緒。
當老師與家長在某些看法上存在分歧時,更應平心靜氣地和家長擺事實,講清道理,說明利害關系。
2、流露真誠感
用真誠的語言或行動去與家長溝通,使其感動。以誠感人要求誠與情密切配合,要使人動情,喚起人的真情;當然,其間還須伴之以虛心,否則難以取得對方的信任。
3、評價客觀如實
客觀點評孩子在園的表現,減少主觀上的意見和建議。
4、注意談話形式
老師與學生家長是平等的。與家長交流時,老師的態度要隨和,語氣要婉和,語態要真誠,語調要親切。
交流的內容,要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,不能模糊不清,泛泛而談,要使家長一聽就能準確把握談話要旨,領悟應做些什么,并從你的談話中受到啟發。
5、語言得體、有分寸
得體的稱呼,能使對方一聽稱呼就有一種相知感,從而產生親切感,縮短交流雙方間的心理距離,在第一時間就能建立起感情基礎。
同時,得體的語言還可以贏得家長的尊敬,增加家長的可信度,形成和諧的溝通氛圍。
6、談話注重可接受性
把握好溝通步驟的時序。先說說孩子的優點和進步,等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,再逐漸提一些建議,家長會更樂于接受。
采取“避逆取順”的策略,可以直接避免觸動家長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順情心理的策略;同時采用變換語言或變換角度的手法來敘述,也能幫助老師更好地溝通牧童園服。
7、委婉表達
在和家長交流孩子的問題時,不要一開場就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的,可以先從孩子好的方面說起,或先說些無關痛癢的閑話。即使說到孩子的問題了,也要盡量委婉一些,不要一味指責和批評。
8、學會傾聽
在家園溝通中,傾聽很重要。傾聽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分析孩子產生問題的原因。在沒有充分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現之前,我們往往無從作出準確的判斷。所以傾聽家長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對孩子的問題作簡單評判,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制訂教育方案。
其實,并不要等孩子出了問題才想到和家長交流,經常性地與家長坦誠溝通才是建立良好家園關系的關鍵所在。
教師要在平日里注意和每位家長分享孩子的各種正面信息,比如:孩子取得的進步、發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、孩子的興趣和喜好等,讓家長得以時常感受到教師對孩子濃濃的愛,從而更樂意與教師交流,形成對幼兒園充滿信任和理解的良好心理。
有了這樣的前提,如果需要和家長談談孩子的問題,想必就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了。
版權聲明:部分文章和圖片來自網絡,版權屬于原作者,如侵害您的合法權益,請您及時聯系我們(400-800-8721),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。